如果把城市比作家,那么城市中的图书馆和书店便是书桌。一个家有书桌,便有阅读,自然“室有金石气,屋有翰墨香”。而一座城市有很多这样的“书桌”,这城市便会变得更加文明,更具文化自信。
城市的“书桌”可分为公共“书桌”和私人“书桌”,公共“书桌”自然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的图书馆等,私人“书桌”则是以盈利为主的实体书店等。但不管是公还是私,都要开门迎客,因此尽管性质不同,均是市民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的地方。

东莞图书馆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东莞的阅读推广模式被业界称道
东莞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之一,其中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,东莞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,不仅东莞图书馆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,其总分馆制和阅读推广模式,也是业界津津乐道和研究的对象。
在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中,东莞推行总分馆制,通过总馆、分馆、服务站、图书流动车、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城市阅读驿站、绘本馆等多种形态,在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叁级网络合理布局。
截至2019年底,东莞全市范围内已建立起1个总馆、52个分馆,400个村(社区)服务点、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,建立了覆盖全市、惠及全民的图书馆集群网络,实现了“一馆办证,多馆借书;一馆借书,多馆还书”的一体化服务;实现了在时间上365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,在空间上覆盖东莞全市33个镇(街、园区)的体系化服务。
在图书馆建设中,东莞各镇街(园区)的图书馆也注重在“品质”上下功夫,让“书桌”更美、更实用,也更便民。2018年,东莞松山湖图书馆就按照大众服务、专题服务、科研服务的梯次发展目标,“科技+人文”的服务定位,以新面目重新开放。不仅仅有着别具一格的好“颜值”,更在空间布局、细节布置、服务品质等方面凸显着独特的品位和魅力。
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“城市阅读驿站”让阅读更舒适便捷
当然,与这些公共的“大书桌”相比,作为城市最小的公共“小书桌”,则是打通东莞市民阅读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小细胞。所谓“城市阅读驿站”,顾名思义就是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可以偶尔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,暂时忘却生活和工作烦恼,让心灵在书海中畅游的小小“旅店”。
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有着“小、巧、美、活”等特点,这些阅读驿站是东莞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推广全民阅读、延伸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而打造的文化品牌,它以建设高品质、多元化的阅读空间为目的,通过对口碑较好、环境优雅、服务优良的场所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和设备投放,并建设独立的专属阅览空间。
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
东莞的城市阅读驿站。(摄影:陈帆 赵浛锐)
这些驿站,可以在咖啡店、茶饮店,可以在展览馆、商场,也可以在楼盘小区或村(社区)图书室,等等。尤其是在咖啡店、茶饮店、商场、特色小区里面的阅读驿站,因为与图书馆合作的大多是一些有情怀的文艺青年或重视 的企业家,所以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审美,环境也更舒适便捷,书籍选择上会更加偏重文学艺术、社科教育、儿童绘本、生活休闲等等。加上这些城市阅读驿站中,经常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,比如阅读沙龙、讲座、培训、读书会等等,颇受市民欢迎。(来源 东莞时报记者 沉汉炎)